訂單遇冷!美西運價暴跌21%!集裝箱高運價或迎來拐點
:2021-11-19
:1100
近期,跨太平洋的集裝箱航運成本下跌了近四分之一,創(chuàng)下兩年來最大單周跌幅。航運費率的下跌表明西方對亞洲出口的巨大需求正在放緩,不過航運業(yè)高管稱,美國港口外的船舶擁堵情況還要幾個月才能緩解。
海運費率的下跌正值傳統(tǒng)集裝箱航運旺季進入尾聲,每年的旺季通常始于8月份,國外進口商開始進貨,為年底的假日季做準備。
現(xiàn)在,大多數(shù)產(chǎn)品至少已經(jīng)在運輸途中,航程前端的空間逐漸打開,這導致了航運費率下跌。
但這種需求降溫尚未緩解美國港口的擁堵狀況,在洛杉磯、加州長灘等大型港口,仍有幾十艘貨船在排隊,要等待數(shù)周才能卸貨。
航運業(yè)高管表示,他們預計最快也要等到明年2月份才會緩解。
自去年開始,全球集裝箱運價持續(xù)攀升,部分航線集裝箱市場報價一度暴漲至十倍以上。
集裝箱運價的劇烈變動也對出口帶來巨大影響。一些商品無法承受過高的運價,很多海外買家暫停下單,并把一些低貨值的商品訂單進行延期或者拒絕收貨。
專家分析,目前國內(nèi)仍有大量的積壓訂單,集裝箱船裝載率還處在高位,因此短期內(nèi)運價難有劇烈波動。然而,另一方面,集裝箱的供需邊際已有所緩和,未來需警惕裝載率下行帶來的運價跳水風險。
根據(jù)全球-波羅的海貨柜12日最新運價指數(shù)(FBX)顯示,亞洲至美西運價指數(shù)已經(jīng)從9月10日每40英尺集裝箱20586美元的高點價格,下降到每40英尺集裝箱14885美元。
與前一期11月5日18730美元相比下降3845美元,跌幅達20.5%,與9月10日高點相比,下跌5701美元,跌幅達到27.69%。
亞洲至美東運價指數(shù)已經(jīng)從9月10日每40英尺集裝箱22173美元的高點價格,下降到每40英尺集裝箱16671美元。
與前一期11月5日19895美元相比下降3224美元,跌幅達16.2%,與9月10日高點相比,下跌近5498美元,跌幅達到24.79%。
德魯里指數(shù)顯示,上海-洛杉磯的即期費率上漲1%至9947美元/FEU。然而,上海-熱那亞的運費下降了2%即255美元,達到每 40英尺集裝箱12438美元。上海-鹿特丹、上海-紐約的運價徘徊在前幾周的水平。德魯里預計未來一周費率將保持穩(wěn)定。
在廣大貨代貨主警惕運價跳水的同時,也需要關注全球特別美東美西擁堵,這種狀況預計會持續(xù)一段時間,集裝箱運價的走勢還需繼續(xù)關注。
東南亞運價暴漲,沖破2000美元
而比較意外的是運價一向平穩(wěn)的東南亞航線在近期也迎來了一次大漲價,漲幅高達1000美金/柜。萬海船公司此前發(fā)出通知:2020年11月6日起深圳出口至東南亞所有港口價格上調(diào)!+USD500/1000/1000(20GP/40GP/40HQ)。運價沖破2000美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運力緊張的背景下,行業(yè)頻頻出現(xiàn)集裝箱短缺、甩柜現(xiàn)象!同時買家也將出現(xiàn)棄貨,需要警惕!全球前三大集裝箱設備租賃公司的Textainer和Triton此前都表示,未來幾個月集裝箱還將繼續(xù)短缺。
集運市場危機難解!專家:在變好之前還會更糟
世界最大的集裝箱船航運公司馬士基表示,塞港的情況仍會持續(xù)進行。因為疫情造成人工短缺,船舶卸貨與裝貨的速度大減,物流速度更緩慢。
然而,因為疫情趨緩,需求仍在增加。這種需求大于供給的狀況,包括塞港狀況何時會減緩,目前都還看不到跡象。